作者:POS机客服发布时间:2025-10-11分类:行业新闻浏览:9
✨ 星驿付微智能POS机免费办理,0.38%费率扫码最高5000
近两年支付行业监管持续收紧:不少支付公司被暂停新增业务,短则15天,长则数月甚至至今无法恢复。而近期,监管力度进一步延伸至硬件端——5家POS机生产厂商因涉及严重违规,被正式勒令停产30天以上。这一举措背后,是对“一机一码”政策底线的坚决维护,也预示着整个支付产业链将迎来全面整改。
POSP系统可通过技术手段动态切换收单通道,使同一台POS机在不同交易中,向银联等清算机构上报不同的商户信息;
这种“虚假切换”干扰了风控系统对交易真实性的验证(如终端序列号、商户编码、交易地理位置的一致性匹配),导致大量虚假商户交易产生,大幅增加洗钱、信用卡套现等违规风险。
银联通过风控系统监测发现,部分商户的名称、编码每月出现频繁多次修改,经溯源追踪,确定修改量排名前五的终端厂商为主要违规源头;
此次“停产30天”并非简单处罚,而是强制自查整改期——涉事厂商需在期限内彻底删除POSP违规功能模块,销毁违规库存设备,并向监管部门提交合规经营承诺,经审核通过后方可恢复生产。
此次POS机厂商停产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支付行业全链条整改的重要环节。此前监管已对支付公司采取措施,如今延伸至硬件端,后续还将影响代理商群体:
早在厂商被处罚前,多家支付公司已发布公告:若代理商涉及POSP相关违规业务(如推广“一机多商户”设备),将立即解除合作关系,并追究相关责任,从上游切断违规设备的流通渠道。
整改要求不仅限于停产,还需关闭所有支持“跨支付公司切换”的违规接口。这意味着,此前部分可随意切换收单机构的POS机,未来将无法实现该功能,设备的“通用性”被大幅限制。
监管整改将进一步下沉至终端——交易量特别大、商户更换频率异常高的代理商,可能会被纳入重点核查范围。若发现其推广或使用违规POS机,将面临暂停代理资格、追缴分润等处罚,合规经营成为唯一出路。
此次POS机厂商停产事件,再次释放“监管零容忍”信号,对支付行业各参与方提出明确警示:
厂商端:需彻底放弃“违规功能吸引客户”的短期思维,严格按照监管要求生产合规设备,从源头杜绝“一机多商户”“POSP篡改”等风险;
支付公司端:需加强对合作厂商的资质审核,建立常态化巡检机制,及时发现并切断违规设备的接入通道;
代理商端:切勿抱有侥幸心理,应选择合规厂商生产、持牌支付公司授权的设备,聚焦正规服务(如商户维护、售后支持),通过合规经营实现长期盈利。
从支付公司到硬件厂商,再到代理商,全产业链整改已启动,违规操作将面临严厉处罚
选择合规设备,坚守经营底线
📌 合规建议
代理商在选择POS机时,可要求厂商提供监管合规证明,确认设备无POSP违规功能;同时与支付公司签订合规合作协议,明确双方权责,避免因上游违规牵连自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