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POS知识网发布时间:2025-10-20分类:行业新闻浏览:10
这是一则让所有POS行业从业者痛心的消息:2023年,从事POS机推广的林女士,因赴约为“客户”办理POS机,惨遭抢劫杀害;2025年10月19日,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,凶手李某被依法执行死刑。这起案件并非偶然——凶手以“办理POS机”为诱饵设下陷阱,事后谎称“激情杀人”试图脱罪,却被完整证据链揭穿。此案为所有POS代理商敲响警钟:外出拓展业务时,务必警惕潜在安全风险,做好自我保护。
2023年3月,林女士的一次常规业务对接,最终演变成一场悲剧,时间线清晰还原了事件经过:
2023年3月25日下午,林女士收到一条微信消息后,告诉父母“要出门见客户办理POS机”,随后匆匆离家。因林女士平日生活规律,晚归必会提前报备,但其直至次日凌晨仍未回家,家人察觉异常后,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公安机关接案后,邀请土默特左旗检察院介入引导侦查。通过调取林女士社交软件数据,警方发现:失踪当日,一名叫李某的男子以“办理POS机”为由添加林女士微信,并主动约其见面,具备重大作案嫌疑。
按照检察院“从客观证据入手”的取证思路,警方全面收集双方通信记录、活动轨迹,最终在乌兰察布市一村庄的废弃地窖内,找到了林女士的尸体;随后辗转多地,将潜逃的李某成功抓获。
李某到案后,声称自己是“因借钱被拒与林女士争吵,激情之下勒死对方”,但办案机关通过层层侦查,揭穿了这一谎言,证实其作案早有预谋:
相识时间短,借钱无合理预期:李某与林女士仅认识3天,仅因POS机业务有过联系,无私人交情,李某对“借钱被拒”本就应有心理准备,不存在“情绪失控”的合理前提;
提前准备作案场地:案发前,李某专门找到一处待租院落,从房东处借到钥匙,案发后又以“没看中”为由退还,明显是为作案提前物色地点;
作案工具早有准备:用于捆绑林女士的尼龙绳、装尸的蛇皮袋等工具,均为李某在案发当日上午特意购买,而非临时获取,佐证“预谋”事实。
经济状况恶劣:调取李某征信报告发现,其在多家银行及金融公司办理多笔大额消费贷款,部分贷款已违约两期,名下无固定资产,资金链断裂;
无稳定收入,四处借钱:李某朋友证实,他没有固定工作,收入不稳定,案发前背负巨额债务,曾向多名亲友借钱均未成功,急需资金周转;
试图获取林女士资金:警方查明,李某在控制林女士后,曾尝试通过窥得的密码打开其手机,意图转移资金,因发现微信账户余额较少才放弃,谋财动机明确。
在完整证据链面前,案件真相浮出水面:李某因债务缠身,预谋通过“办理POS机”诱骗POS代理商见面,实施抢劫。2023年3月25日,他将林女士诱骗至提前准备的出租屋,控制后索要钱财未果,用尼龙绳勒颈致其死亡,随后抛尸潜逃。
历经两年多司法程序,凶手最终受到法律严惩,而这起案件更给所有POS代理商敲响了安全警钟:
2023年4月:公安机关以李某涉嫌故意杀人罪提请批捕,土默特左旗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;
2023年7月:案件移送审查起诉,呼和浩特市检察院审查后,认为应定性为抢劫罪;
2023年8月:呼和浩特市检察院以抢劫罪对李某提起公诉;
2023年11月:法院一审以抢劫罪判处李某死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,李某上诉后二审维持原判;
2025年10月19日: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,李某被依法执行死刑。
提前核实客户身份:通过微信、电话初步了解客户需求,要求提供营业执照或身份证照片,确认真实经营场景,避免与“身份不明者”单独见面;
选择安全见面地点:优先约在公司办公室、商场公共区域或客户经营门店,避免去偏僻的出租屋、废弃场地等封闭空间;
实时共享行程:外出见客户前,将客户信息、见面时间、地点告知同事或家人,期间定期发送定位,保持通讯畅通;
警惕“异常需求”:若客户提出“深夜见面”“偏僻地点办机”“现金交易”等异常要求,需提高警惕,必要时婉拒并终止合作。
拓展业务重要,人身安全更重要
林女士的案件是一次惨痛的教训,希望所有POS代理商都能引以为戒,将安全意识融入每一次业务对接中。只有保护好自己,才能更长久地在行业中发展,让此类悲剧不再重演。
标签:POS代理商